WFU

2014年11月9日

《撇開藍綠,談談生活》



看著別人進步,自己原地踏步
文 / 顏宏斌

 剛結束與朋友對話,她說:「高雄真好,一直在進步」

 有嗎?可能久居於此,沒有特別體會。
  
 「有捷運、有好活動、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比賽、現在還有輕軌,而且還沿著亞洲新灣區蓋,景色一定很棒」她說。

  台中似乎沒什麼改變呢,她哀怨道。除了一座提起來有點丟臉的光之塔(已決定拆除)。
  
 最近話題,則是四不像的BRT。
  
 另外一個朋友,聊到與醫療糾紛問題:「到底政府、政客、公會,可以為醫師做些什麼?沒有!還是要我們自己去承擔」
  
 既得利益者、財團、大老,以及擔心害怕改變的高層公務體系,層層把持之下,中生代及年輕世代醫護,根本沒有未來。
  
 最可笑,則是外人來侵門踏戶(高額求償)之時,醫界大老、前輩居然要年輕醫護挺起胸膛,以醫德坦然承擔一切,完全沒有設法維護權益。
  
 道德是「最高標準」。
  
 而荷包,卻只有生活水平的「及格基準」。

 二十萬一個月,很多嗎?如果不用值班、On call、評鑑,一週擁有正常工時50小時以內,或許二十萬是個不錯數字。
  
 實際上,每週工時100小時早已常態,換算時薪,大概比Friday工讀生好一點,呵呵,起碼人家不會被告,是吧?遑論裝個ECMO救人還會被打、被告,又或者,醫療併發症被說成滔天大罪求償上千萬!
  
 而這些工作權益與生活品質有關的法案,卻一個接著一個,被束之高閣:醫師納入勞基法工時保障、加重妨害醫療行為刑責、醫療非故意過失去刑責化、勞動權益保障、職災傷害。還有公共建設預算編列、舉債、市政品質監督等......。
  
 因為,「侵害」上面大老、財團、特定人員權益,諸如此類的法案,怎麼可能通過?
  
 所謂民主,不該是「把權力送給別人三年又三百六十四天,自己僅行使一天」,台灣民主,僅僅是「近乎獨裁下的假民主」,如同北韓人民,認知上,北韓是世界最好國家,北韓領導是世界最偉大領袖。
  
 我們都知道那不是如此。

 但,換做別的國家看台灣,是否也如此?四年才有一次「監督與選擇」的權力,其餘時間只有「服從與忍耐」,奴才。
  
 如果這種生活品質與環境不是你要,請選擇改變他。
  
 公民意識,全民監督。

2014年11月7日

20141101簡報之五力全開教練班心得

教練班,領悟奧義的關鍵一步


文 / 顏宏斌


講師:林稚蓉(小花老師)(簡介在這)

對象:有上過基礎班 且 希望精進簡報技巧與表達

內容:事前準備、溝通、調整,學員演練講師示範實作,是最佳學習方式。



 上過基礎班而沒上教練班,猶如:

 喜歡五月天,卻從未聽過現場演唱

 點了親子丼,卻忘記讓廚師灑蔥花

 畫了神鳥圖,才發現小雞頭上沒光圈

 學習飛天御劍流,結果奧義還沒有領悟到!!(志志雄冷笑~ 簡直呵呵)


差個光圈,就變成神鳥鳳凰


 總是欠缺關鍵臨門一腳,從「及格」提升到「優秀」那一步。

 基礎班,內容扎實,而且有利入門者構築正確簡報概念。(來看看之前上課心得與筆記)

 教練班,花拳繡腿端上台面,讓大夥笑笑?不,這可大大誤會了!


台上十分鐘 台下十天功


 教練班之前,要求學員必須提交一份簡報,而且最少與小花老師討論過一次。最困難也最關鍵的是:小花老師會以外行人身分,來看待你的「專業簡報」。看不懂,很正常,簡報就是要讓目標族群懂

學半天不如自己做一回


 「假扣押,是什麼?有沒有真扣押?扣押了又會怎樣?」

 「什麼是重置?」

 「你的問題要是沒人猜到呢?」

 「我要是不開刀呢?我只看門診。」

 「什麼是處分期?」

 ......諸如此類。


 當天從台南返程,就坐在高鐵門口的樓梯,憑藉慘白月光照耀,看著iPad講稿,和老師討論到十一點半。

 所有要求,只為呈現完美一刻。

 何況未臻完美?

 因此課前最後兩天,又閉關改了十小時。一份十分鐘簡報,架構、打稿、刪掉重做、初稿、改進、討論、再改進。

 用了十天,直到上課當天早上七點才停工。

 後來我才知道,還有同學比我更慎重。


台上演練看準備


 按照事前排演,加上等待聽眾反應時間,仍比預定的十分鐘超出三十秒有餘。

 觀看新橋段、互動、氣氛,還有同學反應,演練次數絕對影響表現,而且不同講者,有獨到表現方式、觀眾操作技巧

 諸如:畫圖、學員互動、拍手、問答、提問等。

 也有同學因為來不及與老師討論,或者事前演練不足,效果不如預期。

這位醫師,你覺得講師帥不帥

台下評比醍醐味


 教練班真正內涵,是從不同講者身上學習

 我是我

 我非我

 我是他

 從不同維度:自己理解、假設自己是觀眾能不能理解?假設自己是講者,如何表現。

 只有讓自己代入多重角色,想過、消化過,學到的東西才寬廣,學習不該只是把自己當成「學生」,同時還可以假設自己是局內人、講師。

 更重要的:找出特色、建議!幫助講師成長,自己領悟更多

我是我,我非我,我是他

雙講師提點 + 演練示範 = 大補丸


 每一段簡報之後,都有雙講師針對特點做補充、提出疑問,並且協助講者定位與釐清。過往自己對熟悉的同事或對象簡報時,得到建議往往是:不錯、很好、很棒、很吸引人、很特別、哼哼、呵呵。

 不錯:哪裡不錯?哪裡有亮點?哪些Idea可以改善?那邊可以更順暢?

 很糟:哪裡很糟?是簡報流不順?還是表現方式不容易凸顯重點?

 透過專業的引導,可以發掘問題核心

 「OOPS,宏斌,看來你的角色定位有問題呢!」Amy說。一句話,就讓我又有重新製作簡報的打算,因為定位與假定對象錯誤,根本失敗

 專業,就是幫助縮短錯誤嘗試時間

 更特別的是:小花老師一定會重新Replay一次強化版,就像三國無雙每一代都要出一個猛將傳,內容強化又更加簡潔易懂。

 不是打講師臉,而是提供: Better and Better。

 講述完,功力頓時又得到提升。

小花老師提供Better way

 

特別加映:高手原來在身邊


 坐我旁邊的同學,無論是提意見、找特色、或是打臉給建議,都十分犀利。而且在我簡報後,打臉紙條居然寫滿!!

 OMG,難怪回家後朋友說我變圓,原來被打腫。



滿滿的建議,打腫成面龜


 高手原來是陳畊仲(臉書請點我),參加過TEDxTaipei實力派講者。被這種實力派慘電,絕對是賺到,因為不用付費,還能跳等學習。

 陳醫師簡報就像一場構圖分明微電影、短篇故事,行雲流水不說,幽默、自在、而且教育性十足。

 行家出招,便知有沒有!

越簡單的主題,越難!



 心得結論: 

 學習簡報過程,就是一場對於「表達」的探索。

 說很多,溝通,卻變少。

 少,反而多。

2014年11月6日

低薪因員工低產值?醫糾是醫師不小心?

好工作,不推嗎?

文 / 顏宏斌

 今日特殊狀況,我讓助理晚上留下幫我,但實際工時僅七小時。早點做完早下班,我常提醒,鼓勵用高效率換取時間紅利,而且,從不讓對方加班。

 恰好與 副總特助聊到:「加班」與「責任制」。

你,累了嗎?

責任制好東西 不推嗎?


 她大小姐被操了一天,沒好氣道:「沒做完,那能下班?」一面說,一面手邊鍵盤飛快輸入,半下也沒擱著工作。

 時針指著"八",早已逾法定工時,而她一副「還早,不能走」樣子。

 「好有責任感的好員工,不是嗎?」一般、過去,我會如此下結論。而如今,我卻暗自替這名特助以及他的老闆擔憂:

 一、特助能力太差,所以加班四小時以上?

 二、臨時性工作量增加,所以加班?

 三、老闆為節省成本,因此過量工作?

 實際上,該特助能力已經是一等一風評、口碑皆有,而加班已屬常態達一年以上。

 老闆節省成本有錯?Cost Down or Value Up?

 簡單推論:

 1.如果員工老是加班,必然沒有辦法得到充足休息
 
 2.如果加班排擠休息時間,必然排擠其他學習機會。(沒得睡,哪有空想學?)

 3.如果沒有學習,必然導致生產效率或創意發揮空間有限。(沒有刺激,哪有靈感?)

 4.沒有更高產能,只好藉由降低營業成本(例如員工薪資或福利),提升毛利。

 5.更多工時、更少薪水,受不了只好走人

 結論:公司失去培養多年人力資源,而且可預期新進人員更加留不住。


不做最大

醫糾、醫療環境惡化來自系統問題


 OOPS!等等,似乎發現了什麼?醫護人員,不也如此?

 總額預算前提之下,醫院為了維持獲利,只能Cost Down

 1.如果醫師老是加班、輪班、還有玩鐵人36小時連續值班、開刀,必然沒有休息

 2.如果加班排擠休息,更不用提參加該死的學會、年會、還有大大小小的讀書會

 3.如果沒有學習,怎麼奢望還有新的技術?不是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會切割



 4.沒有更高產能,只好繼續砍醫護薪水、提高護床比,繼續壓榨人力

 5.更高的工時,還有永遠開不完的刀和無法闔上的眼,爆肝是終點、誤診只是順便。

 結論:任何人類都無法承受長期嚴重過勞,還能奢望維持高度精密性。





 我不讓助理加班、超時工作,其一的原因是希望他獲得充分休息(好吧,是不想給加班費)。

 更重要是:希望利用時間學有興趣事物,或能用在工作創意,又或維持愉快工作心情

 畢竟,弄爆他的肝,保險金不是我領。

 而且,培養好人才不容易。

 找到好人才更不容易!

 老闆們,你們認為呢?

2014年10月26日

《工作,讓你又濕又熱了嗎?》


文 / 顏宏斌


 昨晚,幫好友慶生兼聊聊心事與近況,恰好他剛換了公司。

 「換到這間公司,做的事情差不多。但是我也知道,這種類型的工作,吃的就是體力,過一定年紀就不能這樣操。」他茫然道。

 不清楚內心渴望,只是度日子吧!不少人如此,不是嗎?

 週一至週五: 
 八點打卡,吃著早餐
 十二點打卡,吃著中餐
 六點打卡,還不能下班,副理說今日趕貨
 週末,臨時有狀況,回公司加班。無薪。
 週日,什麼都不想,睡到中午再說,一轉眼又週一了。

 日子過的又悶又沒有意義,活著同死沒差異。卻有沒有一份工作、狂熱到願意全神投入無怨無悔?

 求學時期,許多人都做過「職業生涯分析」,我記得我是科學家、研究員。

 如果我真的成了科學家、研究員,應該早死了我猜,因為就業後,才發現真正有興趣的,是「顧問」一類的工作。

 「顧問」需要「不斷傾聽」、「專業技術」、「經驗豐富」、「理解抽象與表達能力強」,不簡當呢!(咬舌)

 而為了這樣的「興趣」,工作以來,相關證照自是不可少(有興趣者可以點我的專業認證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ensho2002/about?section=education,裡面有專業資格認證。

 不用他人催促,也不需主管叮嚀,「自己」就會督促「自己」完成這一切,因為興趣自會產生熱誠與前進的動力。(有聽過父母逼自己打D3或LOL嗎?熬夜玩HALO3不用人唸吧?)

 週一至週五:能做的時間,盡量做。白天做,半夜沒人吵,更適合做。
 週六日:不停的做,或者學習。

 我認識的好幾位不同領域傑出人士,有的巡迴全島演講、有的創新價值教育平台、有的積極協助他人創業、有的用心推廣流浪貓狗收養與節育。

 但是這些「傑出人士」,一開始其實也不傑出,往往是累積了多年持續不斷付出與堅持,到現在開始嶄露頭角

 我不會說:「努力才會成功」。這種阿Q式騙自己的結論,或者,「選擇比努力重要」這類取巧式的結語。

 沒有熱情,就不會有堅持付出;沒有堅持付出的累積,就不可能有鋒芒四射的一日

 你的工作,能讓自己堅持熱情、握緊雙拳,又濕又熱嗎?

2014年10月14日

《從頂新食品風暴,反思醫療崩壞》



文 / 顏宏斌 

    近日,新聞、網路、各種媒體推波助瀾之下,掀起一波前所未有食安崩壞的社會共識,因而出現了各種行動:

  「全民抵制,拒買xxx食品」
  「讓黑心財團破產倒閉,搶救台灣」
  「銀行全面封殺頂新」
  「xx超商董事長也是頂新子公司董事」
  「頂新發行TDR,用台灣人的錢淘空台灣,剩蚊表示」
    ......

    各種抵制撲天蓋地,全台灣同仇敵慨動起來!摒棄便宜廉價、或者過度包裝的有毒產品,選擇真正注重品質與安全的廠商,縱使價格貴了一倍再所不惜。

    彷彿大家都察覺:有些事,再不做,以後也沒機會做了

    但是,昨晚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夢,夢見類似的時空背景,換了一個新戰場

  「找不到適當藥物?健保藥價太低廉,進口藥全面撤出」
  「過期骨水泥充當舶來品?全民抵制黑心骨材
  「牙醫助理私下植牙,病患權益何在?」
  「找不到麻醉醫師,麻姐自己來!踢爆黑心醫院壓榨過勞醫」
  「急診大夫大逃亡,司機警衛兼任診間守護神」
  「開心不開心?全台醫師荒,見習醫師操刀心臟手術

    我夢見醫療大崩壞之後,全台灣的人同仇敵慨,開始動員起來搶救醫院,搶救急診,搶救每一位買好機票等著坐上馬航、新航、楓葉航空、的大醫師。

    我夢見,衛福部長全力挺醫界、總統第二十六次發言「管定了」,連濫用急診及健保的民眾都自發性的小病自理大病從醫。

    而屆時,卻也如同當下的台灣,是食品危機全面崩壞,餿油無孔不入之後,人們才察覺兵臨城下不得不

    醒來

    發現搖搖欲墜的醫療體系仍在,電話那頭還能接通我的醫師摯友,猶時未晚。

    幸好。

2014年9月24日

《午夜。凶鈴》

半夜,誰找我?

《午夜。凶鈴》

 文 / 顏宏斌

 這行業,和醫師一樣,最怕半夜響起電話,特別是久未逢面朋友打來。

 「宏斌,不好意思打擾你睡眠,有件很嚴肅的事情要告訴你......」電話那頭熟悉的女性帶有歉意說著。

 通常這樣開頭對白,我知道恐怕不能再睡。

    「是車禍,我的家人 」她說。

 「恩,有沒有人受傷?死亡?還是手腳有殘缺了?」習慣做最壞考量,我直接切入重點。

   「 都沒有,但是對方年紀很大,一個老人家,身體不是很好。車禍之後,似乎希望我們支付他所有的醫療開銷,修車費用互不賠償。詳細的情況可能要請你和我的家人聊一聊,他們,保險觀念不太好......」
 
 「車禍前的疾病和你們沒有關係,而且還要先釐清肇事責任才來談賠償細節,怎麼可以通通賴在你們頭上呢?好,明天下午我去一趟」

 是夜,敲定行程細節,卻難以入眠......。

※※※※※※

 這行業,最怕聽到「發生了OO問題,但,卻沒有做好OO規劃」

 「住院了,沒有醫療保險

 「員工受傷了,沒有僱主意外責任保險」

 「車禍了,沒有第三責任險

 「客人受傷了,沒有公共意外責任保險」

 「病患來鬧了,診所沒有綜合醫療責任保險」

 「食品有問題要回收了,沒有產品責任保險
 ......

 諸如此類,不勝枚舉。

 風險管理,管理風險,正因為難以預測發生的時間與損失大小,因此,才有「管理」的必要。

 誠如許多「理財」範疇的書籍的觀念:「如果人生目的是過好生活,那麼理財就是能協助你達成目的方法」

 而「理財」基礎,更需要囊括「各種損失對理財計畫造成的影響

 意外住院,金額幾千起跳,半個月積蓄。

 小車車禍,金額十萬起跳,半年積蓄。

 大車事故,金額五十萬起跳,兩年積蓄。

 嚴重事故,金額百萬起跳,四年積蓄。

 公安意外,四百萬有餘,要做多久

 特殊案例,千萬起跳,這輩子不就......?


    最理想的狀態,就是,午夜手機不再響起,但這天亦難料

 次等狀態,問題發生,我能第一時間安撫好對方,然後說:

 「別擔心損失與花費,這邊我可以協助你處理,無須承擔任何壓力

 安心,就寢。

2014年9月11日

從餿水油事件,看企業風險管理

文 / 顏宏斌

    餿水油事件後,我到義美高雄新門市消費,門庭若市,排隊「結帳人潮」要三十分鐘才能消化。

    與新聞報導「退貨人潮」成鮮明對比(參考新聞):

    1.餿水油風暴 台北犁記無限期停業
    2.李鵠退費逾800萬 明重新營業

   
台北知名餅店,退貨多購買少(自由時報)

    多數企業經營,本良心與專業尊嚴行事,十多年順遂平穩,無奈捲入這「少數上游廠商泯滅良知」的風暴,賠錢退貨事小、商譽事大、若短期資金週轉不靈倒閉,不難預見!

    至今,已有餅舖因退貨造成上千萬損失,決定無限期歇業,即為一例

    而消保法規修訂趨嚴,自毒澱粉、大統長基公司油品事件等眾多食安問題後,逐步提高罰則賠償標準,消費者團體求償積極。

    其次,後續責任歸屬,當輿論形成「食品安全對人體健康影響」高度重視,法院判決相對傾向保護消費者,而提高對企業求償金額。歐美先進國家更有倍數罰款,遏阻廠商非法作為(詳參照:《盛香珍果凍噎死人賠5.8億》-蘋果日報)

    企業經營者必須重新評估的風險:

    1.退款來源:短期資金是否充裕?
    2.責任賠償:高額倍數求償,如何應對?
    3.資產扣押:公司營運費用來源?若負責人連帶遭到扣押,生活費來源?

    特別是,當公司因社會新聞上報,銀行是否此時抽銀根,成為壓垮企業經營的最後一根稻草?

    企業經營外部環境不若以往,經營者實應有新思維,將「損失、求償風險」移轉給適當的第三人,使本業安穩久存。

2014年9月4日

《20140831債券啟示錄》筆記與課後心得(2)



文 / 顏宏斌

三、國際公債

    基金在哪買,很重要!以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為例,同樣內容,購買地點不同,費用差了0.85%

    PIMCO 總回報債券基金啟示:
  1. 預測殖利率走勢絕非易事,看低更低,攀高更高,明星基金也會看走眼
  2. 超級明星經理人也無法保證勝過指數績效,何況一般人!
  3. 總報酬比高配息重要、總報酬比高配息重要、總報酬比高配息重要(很重要,說三次)
    Total Rerurn ETF特點:總開銷小(0.55%,債券基金1/3費用),資產總值較低(可專注較佳投資標的組成),不使用衍生金融工具。

    小結:好吧,PIMCO Total Rerurn ETF Win。

    全球公債:同樣有信用評等差異,先進國家(如日本、瑞士)殖利率大多低到貼水,開發中國家(如巴基斯坦、奈及利亞)高的媲美股票。例外:歐豬公債(希臘)殖利率曾一度飆高25%。

    為何要買?美元與國際債高度負相關,對於降低投資波動,有很好避險作用。

    WHY BWX and BNDX(皆為國際債券ETF)?高度美元負相關,有效避險。匯率避險連專家都做不到,外匯部門真正賺錢的是「買賣價差」,而非「升值價差」,不要想藉著買賣匯差賺錢。NEVER!建議採用自然避險(Natural Hedge)方式,持有多種貨幣,降低漲跌衝擊。

    舉例一個簡單的自然避險作法:美國債ETF + 國際債ETF

    買全球債券基金之前,三個重要問題(以富坦全球債為例):
  1. 認同基金經理人的策略(低利率風險、高信用風險)?
  2. 貨幣選擇能力?
  3. 債券部位的角色?
    更多時候,基金經理人獲利的原因,不是因為「投資策略正確」,而是「運氣不錯」(Right for the Wrong reason),ex:放空日圓,剛好安倍三箭射出日圓貶值,獲利!卻不是來自美元升息的因素(宏斌財經Tips:FED目標利率已接近為零,市場大多認為升息在即,可能會引發一波套利交易贖回,造成美元對各主要國家貨幣升值)

四、新興市場債

    投資新興市場債的理由:
  1. 債信提升(信用評等提高,違約率低,資本利得)
  2. 貨幣增值(GDP成長快速,相對貨幣增值機會高)
  3. 殖利率較高(相較於成熟、已開發國家,仍有8%以上高殖利率)
    舉例新興市場債券ETF:
  1. EMB:資產最大、流動性最好、美元計價,主要以政府債及國營企業為主。
  2. PCY:規模最大、等權重指數(Tips:同等權重投資各標的,每季平衡),美元計價。
  3. ELD:主動型,不追蹤指數當地貨幣計價。
  4. EMLC:規模最大的當地貨幣計價ETF
  5. VWOB:內扣總開銷低(0.35%)美元計價,流動性稍微不足(3.4w股),值得追蹤發展
    歸納:美元計價較穩定,當地貨幣計價則有機會賺取貨幣升值財。

    那,基金表現又如何呢?以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為例,總開銷偏高(共1.89%),主要投資國家:25%放在Frontier Market邊境市場(奈國、很多正妹的烏克蘭、紅茶好棒的斯里蘭卡)。以債券評等分類:55%放在非投資級政府、公司債。最大風險:萬一政府改組又不承認債權,馬上變廁紙。

    富坦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,雖名為新興市場債,實為高風險非投資級債券,無法分散風險。

    負面表列新興市場違約案例:Russia、Ecuador(新總統說不爽還,於是不還)、Ivory Coast、Argentina。

    新興市場債總結:配息有餘,穩定不足,分散風險程度

    債券指數化投資的選擇:
  1. 市值加權:按指數成份的比重投資,以取得「全部資金經歷的報酬與風險」。全面指數。
  2. 基本面加權:考慮GDP、國土面積、人口、能源消耗、經濟組成、公司管理等各種基本面特定指標。但唯有投資人認為該「特定指標」比其他因子重要,才有採取必要。

2014年9月2日

《20140831債券啟示錄》筆記與課後心得(1)



文 / 顏宏斌

課程講師:綠角(可參照綠角財經筆記)

課程定位:介於一般銷售與學校學理之間的實務誠摯分享,無添加、無人工色素。

課程對象:想要進一步理解「債券」這檔事兒,卻又不想被銀行理專或投顧公司洗腦。

課程風格:簡明易懂的簡報方式,但,似乎不推崇表演藝術,理性、不搞笑。

課前閱讀:《綠角的基金8堂課》(入門)、《智慧型資產配置》(進階)

課程核心:

  1. 配置減少波動,有效提升報酬
  2. 減少各種費用,等同增加報酬
  3. 實務操作介紹
  4. 本課程並推薦任何「明牌

    分為六段課程:
  1. 債券概論
  2. 美國政府債
  3. 國際公債
  4. 新興市場債
  5. 公司債
  6. 債券買賣

一、債券概論:

    債券作為投資組合上的意義,包含穩定投資波動配息收益分散性。就「債」本身特點,公債有國家擔保,公司債則有公司資產擔保,優先於股東受清償權,所以穩定度當然高於股市。

    投資債券,必須了解債信評等,不要只看殖利率

    (宏斌財經Tips:債券票面利率與票面價格固定,所以計算報酬稱為殖利率。殖利率越高,代表當時的價格越低,反之,則越高,成本高,報酬當然就會降低)

    債券兩大風險:信用風險(信用評等)、利率風險(債券存續期間Duration),風險增加,殖利率應相對提升,作為風險補償。

    基本操作原則:殖利率上升(債券價格下跌),持有存續期間短的債券。殖利率降低,持有存續期間長的債券。

    買賣重點:總報酬!(不要只看到配息、配息率就流口水)

    投資債券的方法與特性:直接投資債券(好處是費用較低,缺點是很粗本!)、購買債券基金或ETF(好處是方便與分散性,缺點是費用較高)

    債券基金的迷思:
  1. 用名稱猜基金評等,而不瞭解實際的債券組成
  2. 只看「年化報酬」,不瞭解波動程度(順便打臉聯博高收益債)
  3. 費用高!而且從來不把費用率說清楚(需自行到美國晨星或台灣晨星網站查詢)
  4. 配息可能來自本金,卻很少強調(舉例聯博美國收益,某月配息65%是本金)

二、美國政府債:

    美國公債擁有高發行量(資金胃納空間大)以及高成交量(流動性極高),平均每天5400億美金成交量,可以吸收世上大多數的鉅額資金投入。

    主要作用:金融風暴避風港(舉例:黑色星期五、亞洲金融風暴、次貸風暴,大家慘跌,唯它獨漲2~13%)。運用公債與股市的負相關(-0.32),有效減少資產波動程度(別人慘賠我小賺)。

    缺點:信評高,殖利率當然很......。

    美國政府債不等於美國公債,政府債包含公債、機構債(GNMA、FNMA、FHLMC。中文:吉利美、房利美房地美,後二者於次貸風暴事件被政府接管)。但機構債由於有美國政府〝暗示性〞的保證,類公債性質。

    GNMA債券:放款機構 (放款) => 房貸戶 ,由GNMA擔保,發行債券販售給債券投資人,賺取利差。與一般債券最大不同:房貸戶可以提前還款(Prepayment),很難事先確定還款程度(影響現金流動性),同時影響債券存續期間

    美國政府債境外基金通常會混和機構債與公債做投資組合,不會全額投入公債(考量到要賺一手的問題),且,美國政府債基金,由於差異不大,所以選擇的關鍵就是費用率問題。

    存續期間如何選擇?五年是一個較好的選項。太長的存續期間,其承擔利率風險,並沒有帶來較佳的報酬。關鍵原因:長年期美國政府公債,有保險公司、退休基金等穩定買盤,所以價格不容易往下掉,殖利率維持低檔。(宏斌財經Tips:可以參照保險法145、146中,關於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限制責任準備金提撥原則)

    現金與公債的差別:現金不會產生資本利得,美國公債則可以在市場鉅額虧損時,有賺取價差機會。但,目前FED已經將目標利率調整至接近零,一旦升息,恐有資本損失。聯準會透過控制短期的資金利率,來影響市場長天期公債殖利率。

    市場迷思:升息,賣債券。降息,買債券。實際上,不同存續期間與類別的債券,有各自的殖利率走勢,市場只是參考FED基金利率,但不是絕對。

    抗通膨公債(Treasury Inflation-Protected Securities,TIPS):配息率固定,本金隨物價指數調整,因此,調整後的配息,就能抗通膨。ex:1000 x 3% = 30,If 通膨5%,則為(1000x1.05) x 3% = 31.5。同理,通縮時,本金也跟著減少。但最後發還本金時,面額與經通膨調整後的本金取其高。(意即:至少能領回本錢)

    使用目的與選擇:抗通膨債可以避免「意料外」的通膨,卻無法對抗通縮或低於預期的通膨。選擇利率風險較低(存續期間短,0~5年)的TIPS,與通膨的相關性最高。
    

2014年8月14日

颱風天,(美女)上班領雙倍薪水,真的嗎?







    顏大哥,我是林XX還記得我嗎?上次服務您和XXX小姐燒肉的那位

    有常看您的臉書,最近有一些工作上的問題請教您:

    1.高雄有颱風假,老闆還是要我們去上班,我有朋友說颱風假上班,應該可以拿加倍薪水,我該不該和老闆開口呢?

    2.我們家住榮總附近,颱風天從左營到新掘江有一段路,其實我不是很想去,但又怕不去影響全勤。騎車那麼遠又很多積水,我可不可以不去?

    小小問題,有空的時候再回我謝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from 林小妹


To 真的忘記你誰的林小妹
 
    第一個問題:颱風假上班,老闆有沒有義務要給加倍的薪水?實務上是不必,有的話是賺到感謝老闆的佛心。

    雖然有些朋友會說:颱風天還要上班,很不人道,萬惡客人又多(OOPS!我也是萬惡之一),而且「依法」老闆本來就該給加倍!

    《勞基法第40條》:因天災、事變或突發事件,雇主認有繼續工作之必要時,得停止第三十六條至第三十八條所定勞工之假期。但停止假期之工資,應加倍發給,並應於事後補假休息。

    BUT,要讓小妹你失望的BUT出現了:該法條是針對「例假」、「特休」,而非針對「颱風假」這種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鳥大便。

    縱雖當天停工、不上班,老闆也可以非歸責事由,不發給工資

    換句話說:一般民間企業於颱風天不發加班費,本來就沒有違法,有給,是感念員工共體時艱,佛心來著多領多賺到。


    第二個問題:天雨路遙,不便前往,是否影響出勤考核?依法不會,實務上若有糾紛,則需請勞工局調解,通常會贏。

    特別是一些連鎖茶飲、某大型連鎖餐飲集團,颱風假未到視同事假,取消該月全勤獎金,這是明顯違法

    雖勞基法中並無「颱風假」出缺勤規定,但勞委會已於83年解釋令中,針對颱風假缺勤,可比照《天然災害發生時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要點企業慣例辦理,不得強迫勞務或以事假、曠職等處分

    但若真的老闆要用颱風假不上班視同曠職凹你,這種老闆還是快快開除掉,換一個會珍惜員工的老闆。

    壞老闆把員工當消耗品。

    好老闆把員工視為公司重要資產,懂得保護。

2014年8月5日

那一夜,如果我走了


8.1高雄氣爆事件

《那一夜,如果我走了》

文 / 顏宏斌

    8月1日00時3分,臉書頓時被氣爆的訊息攻佔。

    「紅紅的一片」

    「這裡都能感受到地震」

    「玻璃破了」

    「好像很多消防車?」


    二小時過後,開始出現傷亡。

    「簡直慘不忍睹」

    「有人上傳畫面了,真慘!」

    「好像死人了!前鎮的大家還好嗎?」


    心下暗自慶幸:若當日有進公司,或許,名單上就多一個顏宏斌。一念百轉,反思自身的問題與遺憾:

    第一、心願未了:累積多年專業與經驗,無非為了興趣、成就理想、成為有用之人。所以,從被動「保險規劃」,到主動介入的「風險管理」,成為「風險管理師」,考取各種財經證照、RFC認證財務顧問師。我不想、也不要,每每於客戶、朋友事故發生後,再感嘆:「為何沒有買保險?」

    這一段堅持專業的路走了八年,如今稍露曙光,絕不能就此殞命。



    第二、財產處分:現金、股票、保險、房屋、貸款,該如何處理?股票要長期投資,絕不能此時變賣,但我不曉得孤兒寡母的繼承人,有沒有眼光與耐性去等待。房子的貸款萬一繳不起,恐怕流落街頭,而且沒生活費

    事故如此突然,怎能想到「預留遺囑」?恐怕連拿筆時間也沒。

    尤有甚者,部分「代管資金」(俗稱人頭),也有資金在朋友身上(俗稱找人頭),如果債權銀行先進來主張扣抵債務,屆時,繼承人一毛也拿不到,而我,真的對不起代管金主,因為他會血本無歸。

    至於在別人身上的錢海外投資,沒有交代家人,恐怕拿不回,縱使拿回,也撕破臉打壞交情。

    唯一欣慰者,是已經規劃高額保險,起碼未來十五年內家計不愁。(苦笑)

    第三、責任未完:客戶委託之事未完,上鎖的資產還沒安排好解鎖下一步。王伯伯的調解、李小姐的殘廢求償、王醫師李醫師的信託資產,還有預定明年要規劃的股權信託......。總不能把別人的房子和錢鎖住,鑰匙給扔了,還要安排好下一步!

所有規劃,都要想好「下一步」再做


    因此,還不能死。

    我相信,活著,一定有其意義與存在目的,珍惜每一天。
       

2014年7月27日

《房地產五路追殺令,你逃得了?》(1)



房地產五路追殺令,你逃得了?

文 / 顏宏斌


    高房價一直是民怨之首,民眾薪資成長速度,遠不及房價飆漲。因此,當財政赤字,國庫虛空之時,「打房」、「稅制改革」就成為當下財務及貨幣政策顯學。

    七月二十四日,首場「房地合一課稅」座談會落幕,未來,不動產稅改脈絡成型。過去常有客戶提及:投資不動產好處多多,可以、可以,所得幾乎沒有稅、同時還能有效壓縮資產

首場「房地合一課稅」座談會

    但,上述論點從今而後只能追憶:稅制改革後房地產,形同Smokin' Aces》中被多方人馬追擊的巴弟,危在旦夕


當下的房地產,形同被多方人馬圍剿,塊陶啊


    稅務改革從來不是一朝一夕,而是十年生聚、十面埋伏。早從100年地政三法(平均地權條例、地政士法、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)三讀後,隔年實價登錄,實價課稅、核實認定的第一槍從此上膛,逐步編織稅捐蜘蛛網


    究竟,「實價登錄」、「核實課稅」、「房地稅合一」對持有房屋民眾有多大影響?關鍵就在於「實價」基礎

    不動產買賣,涉及稅賦有三種:

  1. 移轉稅:買賣房屋時,繳納契稅、印花稅、土地增值稅
  2. 持有稅:房屋持有人每年需負擔房屋稅、地價稅
  3. 所得稅:賣方於過戶隔年申報財產交易所得稅



實價登錄、房地合一,移轉成本暴增

    在過去,由於房屋標準價格三十年來未有調整,而公告地價公告現值因各地方政府不得罪選民的考量,使得買賣房屋的所得稅極低,每年地價稅及房屋稅也少到可以忽略。

    曾有客戶買賣總價8000萬物件,實際賺得600多萬,依照房屋評定現值150萬計算所得率48%,實際應繳納所得稅僅28.8萬

    是的沒看錯,賺600萬,稅只有28.8萬。較之強者我同學骨科聖手的薪資所得稅金,簡直讓人血淚,尼馬的乾脆都去炒房就好了

    
房產稅制不公,讓人翻桌


※※參考: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第17條之2第1項※※
個人出售房屋,如能提出交易時之成交價額及成本費用之證明文件者,其財產交易所得之計算,依法核實認定;其未申報或未能提出證明文件者,稽徵機關得依該部核定標準核定

    過去許多仲介、投資客誤認為:財產交易所得,本來就沒什麼稅,而且也已依法申報,沒有問題。     
    關鍵是:何謂「核實認定」、「成本費用」?簡單來說,核實認定就是「收入減去成本,實際獲利」,「成本費用」則是依照賣方提供的原始買賣憑據,或者依照實價登錄的登載金額。

    換句話說,過去長年依照部頒費用率來申報所得,只是因為政府沒有一個「實際取得成本」的依據,便宜行事的作法,變相逃漏稅。今日建構起實價登錄,買賣雙方價格透明化後,有了買進價格與賣出價格,計算出真正的「所得」(核實認定原則)。

    若以同樣出售房屋,獲利600萬,核實認定後所得稅將調整至60萬(設房地比為25%)。若房地稅合一三讀,不再適用房地比,則以所得600萬全額計入,稅金直接暴增為240萬。(28.8萬 -> 240萬,8倍)

    試想,同樣賣屋,稅賦差8倍,投資客會在什麼時候倒貨?
核實認定,稅賦大增


    賣方被課稅,難道買方就沒困擾?錯了!移轉成本買方需負擔契稅、印花稅,在過去,這兩者的稅額形同虛設,原因出在房屋評定現值及土地公告現值過低,有多低?非常低!

    各地政府目前也在檢討------房屋標準價格已經三十年沒有調整,是否一次漲足?若依目前價格(各地不一,2600~9500皆有),調整至建築師公會建議之合理起造價格(16500 ~ ? ),至少有2~7倍漲幅

    若以新的起造價格計算契稅及印花稅移轉成本提高2~7倍也不為過!

    行文至此,我已經開始皮皮剉,想要火速處分名下不動產!

    下一回,再來分析「持有成本暴增」、「稅賦核實認定」、「貨幣政策」對不動產未來的影響!


2014年7月24日

事前準備,不要臨訟落淚!



    常說:事前準備越麻煩,事後處理越簡單,反之,亦然。

    今日下午是簡易庭,關於家暴案件求償準備程序,當事人陳小姐準備很多資料,絕不輕易放過那狠心壞男人,第一戰,開口就是一百萬



    法院生意一向不因氣候而有淡旺季之分,報到後差點連位置都沒得坐,可見,臨事訴訟風氣有多麼興旺。

    再次加深我想要防患未然,解糾紛於訴訟之前的決心

    開庭十分鐘,對方委任律師姍姍來遲,是一名長髮冷豔美女,勻稱小腿上飛濺幾許水痕,估是因雨堵車,跑步前來。

    依照流程,法官快速說明權利義務,針對雙方實體證據部分提示,是否進行調查或爭執。由於事實明確,所以對方也沒有任何意見。

    依例,法官勸誡雙方再行調解

    「沒有,我們不想再談。那個男人自從打完我後,不聞不問,我不想和他再談。」陳小姐冷漠說完,一口回絕。

    對方律師呢?法官轉向另一頭,笑臉盈盈,輕柔語氣不疾不徐問。

    美女葉律師搖頭,也表示不願意談,或者,是沒必要談......。「我的當事人,王先生,已經於一年半前刑事偵查庭上,與對方達成和解,同時,陳小姐也撤銷傷害告訴。因此,我們認為這次訴訟是多餘的。」

    「有這回事嗎,陳小姐?」法官笑問。

    「沒有,我沒有,我只有答應刑事訴訟撤告,但沒有和那個王八蛋和解!」儘管陳小姐如何否認和解情事,無論如何也記不清當天內容。因此,她以近乎崩潰高八調語氣,向對方抗議。

    準備程序結束,他在庭外大哭。



    怎麼辦?怎麼辦?
   
    她坦誠,當時因為一名中間人及對方律師,慫恿他「為了家庭和諧與運勢」,還是撤告比較好,而且因為沒有經驗、又想要貪快求方便,因此爽快的撤銷告訴。

    但,當時中間人沒說清楚的是:

    1.萬一事情不如所想,能不能反悔
    2.萬一不愛了,有沒有停損點(金錢、心靈的補償)
    3.萬一......還有沒想到的萬一,有沒有備用方案

    如今,中間人早已不見拒絕聯繫,連想找個站在他立場說話的證人都找不到......。

    貪快、求方便,越簡單的處理,導致越複雜的結果

※※※※※※

    資產保全規劃,不也如此?慢慢來,比較快。越複雜,反而越簡單,前端處理手續越多,後端退場機制越輕鬆。

    常有醫師在諮詢時提,他們早已有好些手段應付高額求償:

    1. 錢放海外,用debit card領,反正台灣查不到
    2. 錢放配偶身上,配偶不出事都沒事
    3. 設立抵押擔保債權,萬一債權人上門也不怕

    但,果真如此?

    身為一名專業風險管理師,我必須謹慎提出質疑:有無考慮適法性後端退場機制

只考慮方便,沒有考慮退場機制?


    第一、錢放海外,若人頭或被繼承人身故,其繼承人仍須走完債務清償、完稅、協議分割流程,資金一回國,立刻還要面對稅務風險不是沒有風險,只是風險往後遞延,丟給家人或繼承人去承受。(想想王董永慶哥)

    第二、前提是同樣的問題與風險保證不發生在配偶身上,不然規劃形同虛設。

    第三、難道法官和債權人都好傻好天真,看不出來債權真假〝債權存在〞的認定有多少限制知道嗎?


    「顏先生,你說的這些規劃,我覺得太複雜了,而且報酬率又低,想想我還是用會計師教的那些方法好了。」部分醫師反應。

    我想強調仍是:無論任何規劃,先請對方交代後續處理流程應變方法,以免錢對方賺走,爛攤子自己收拾。

    而我,自然對主張有所本、有實務、法源、判決判例依據。

    還計較報酬率1%的差別?被扣押,絕對是 -100%全軍覆沒......。

規劃錯誤,全盤盡墨


2014年7月14日

很抱歉,我不願意賣你保險



    「請你賣我保險好嗎?」兩週前,一位舊識傳簡訊,希望我務必協助他規劃保險。

    「很抱歉,我拒絕提供你服務。」除回絕外,我一併刪除簡訊及封鎖來電。

    有錢,不賺嗎?

******

    多年前透過朋友認識陳小姐,剛出社會工作沒兩年,稚氣未脫,身材曼妙,個性有點傻裡傻氣,基於介紹人關係,很快熱絡起來。



    再深聊,與他分享工作、理財心得、創業目標,最後不免俗套邀了時間,談談社會新鮮人保障規劃。
 
    經過三次面對面深入討論,某天,再也無法聯絡上。她輾轉透過幾位朋友轉達,因為負擔家計、男友及家人開銷,所以推辭了。

    BUT,為什麼連說謊的技巧都如此差呢?還賴到男友、男友家人身上,稍微打聽一下就全盤破梗怎麼不說是常威花掉的

 

 
    客戶拒絕是常態!既然知道對方心態,也從旁瞭解她實際為人,漸漸疏遠對方。因為我打從心底認為:身為一名顧問師,提供專業諮詢與經驗,應得到尊嚴與適當報酬

    而不是巴著對方死纏活賴,話說白了,那點錢還犯不著出賣尊嚴。



    好的顧問和醫師一樣,深入背景、瞭解經歷、傳遞知識、建立觀念、提出解方。如果客戶無法信任顧問,背景亂掰、經歷隨便帶,連解方都只願意聽一半,又如何能真正解決問題?(把肛門拴劑塞到鼻孔是能治好便秘逆?)

    常遇到客戶對傳統保險的誤解,帶著買「成藥」心態找上門,一開口:「顏先生我要A公司的XX保險,其他不用。」

    還沒開口說完幾句,對方表情一副〝又要推銷〞嫌惡樣,然後飛也似轉頭就走,絲毫不願意多花幾分鐘瞭解與自己切身相關權益。(真懂車險、車體險、乘客險、責任險、強制險的差別嗎?真知道許多職業病不屬於疾病嗎?)

    往往權益受損,皆因馮京當馬涼,西莎比西施

    逐漸淡忘陳小姐對我不禮貌和欺騙,數年後,又接到訊息。通常,失聯舊識突然出現跟前(螢幕),必有要事相託,基於禮貌我還是耐心聽完。

    原來,至親出車禍,希望借重我的保險與法律專長諮詢一下,同時因之前對我的不禮貌感到抱歉,希望我重新接納她。不巧那段時間,手邊其他事情忙著,沒有第一時間答理,也就擱在那。

    數日後,又輾轉從朋友口中得知陳小姐去告洋狀:「只要不跟顏宏斌買保險,他就不會幫你,很現實!」洋洋灑灑數落罪行數頁有餘,大概可以媲美三隻小豬的罄竹難書,天橋底下說書的三日夜也說不完!



    一面向我道歉,一面在別人面前搬弄是非:

    台上人模樣,台下豬一樣
    人前握握手,人後下毒手
    人前你好嗎,人後操你媽

    幾日前,再次收到訊息:「請你賣我保險好嗎?」

    很抱歉,基於很現實的立場,我必須評估與這種人為伍的風險有多大:被出賣、被戲弄、被羞辱、被恥笑、被瞧不起、被毀謗、被污衊、被放鴿子。依照企業經營的角度,這種高風險的投資,我要收取的費用應當比照最高規格,因為高風險、必須有高報酬。

    這,才是現實。

    基於人情立場,我幫過許多朋友、同學、同事、同業,多少人根本不是、也不見得有機會成為我的客戶。但看在交情上,或者個性使然,還是忍不住出手協助。至於像這種從頭到尾欺瞞又喜愛搬弄是非的,連最後一絲好感都從我腦海蒸發,完全不再考慮。

    這,才是原因。

   很抱歉,我不願意賣你保險,因為你沒有資格成為我的客戶,享受我的諮詢服務。

2014年6月27日

《簡報之五力全開》-- 1030621課後心得整理


課後合照


《簡報之五力全開》-- 1030621課後心得整理

講師:林稚蓉 老師


重要定義:
    「簡報」是「說服」的過程,要有明確的「對象」與「目的」,同時還能於簡報後,使其「採取行動」。

簡報五力:
    目標力、架構力、內容力、設計力、表達力。


一、目標力確認「對象與目標」


    簡報的開始,並非從上台起算,而是從接獲簡報通知起,分為四個階段(4P:Prepare、Powerpoint、Practice、Present)。同時,需調查、蒐集、分析目標對象,瞭解其包含人數、職位、心態、專業知識程度、政治權力、禁忌等。

不同職位、部門,需要的簡報策略不同:
    可以「DISC」因應簡報策略:對主管誘之以利、對業務讚之以詞、對行政誘之以情、對技術人員說之以理。瞭解目標對象以及決策角色,能協助講者制訂簡報重點。



簡報的目的性:
    透過簡報,達成聽者的「利益」,而「支持」講者的目標。(利他,而後利己)

制訂簡報時,永遠問自己:
    「為什麼各位聽眾會想要聽我講的東西?」客戶買的並非一個產品,而是採納這個方案後,「更好的自己」。




考量聽眾利益的思考方式:
    (三明治簡報法)聽者想聽的 - 講師想講的 - 聽者想聽的。


二、架構力:邏輯性的腳本設計

腳本設計:
    編-內容構思、導-分鏡、演-交流

建構腳本前,一定要先分析:
    1. 3P(聽眾的組成、聽眾的目的、講演的場地環境)。特別注意的細節:場地環境。建議提前一小時先至演講場地,測試麥克風、簡報筆、投影機、電腦硬體等。

    2.聽眾關心的議題:聽眾永遠不在意主講者想講什麼只想瞭解自己想聽的部分。因此,找出聽眾最關心的議題,遠比主講者想講的內容更為優先。

    3.寫下對聽眾的好處:先利他,再利己。如果對聽眾沒有利益,是無法於聽講後,使聽眾採取目標行動,等於該講演的目標失敗了


簡報內容架構:
    動之以情、說之以理、誘之以利。交叉使用,例如:主持人開場、自我介紹破冰時:動之以情。簡報原因與背景說明時:說之以理(說服聽眾,自己是有能耐的)。陳述結論重點時:誘之以利。



開場白重點:
    務必要提供演講內容綱要(簡報藍圖)。好的簡報藍圖,就像一場旅程的地圖,幫助聽眾瞭解目前講演進度與後續內容發展。

建構簡報腳本的四步驟(適用沒有明確主題結構的開始):
    發想、分類、順序、強調。發想強調腦力激盪、天馬行空,先求有再求好。分類思考各個點子之間的相同處加以歸納。接著依照聽眾需求,調整刪除內容、改變順序改變情緒。最後設計能吸引聽眾的亮點,流暢的節奏

簡報的結構很重要,使內容變的容易理解,依據目的,選擇不同的簡報「結構流」,例如:談論公司沿革與發展,可採用「時序」結構,談消費者分析,可採用「矩陣結構」,談使用前後,可採用「比較與對比」,談運動與肥胖可採用「因果關係」。選擇正確的結構流,幫助聽眾釐清思緒。

發想方法,可參考心智圖(Mind Map)
    由主題發想,往外延伸幹節點,接著依照一致的方向排序再衍生葉節點。



高橋流簡報腳本法:
    一頁一節點、整體瀏覽、補充大綱章節串場、調整內容順序、增加聽眾五感體驗、最後才是美術設計、簡化、強調。特別注意:演講法絕對不是唯一的簡報法



三、內容力:重點內容的強化

    如果火箭送衛星上軌道,火箭充其量只是工具,衛星才是重點。簡報的重點其實是內容呈現,幫助目標聽眾做決定

引起動機:
    持續注意靠動機,吸引注意靠驚奇。用「問號」引起聽眾動機,可以作為亮點強化「答案」的效果。

設計好問題的方法:(掌握先破而後立)
    1.找出核心價值
    2.思考違反慣性(運用正、反、合技巧)
    3.破壞聽眾預測
    4.重新建立概念

設計亮點的方法:
    結論法、問題法、有趣數據、道具、聽眾操作、比喻......(需注意:亮點設計不能侷限在講者的「講」,可以思考更多互動、利用環境的方法)

改變講演節奏:
    像電影一般,需要在分析、情感之間切換,可以創造「對比」及改變「節奏」,可利用改變內容、手法、語調、音量、表情、講者位置等技巧。

有效利用數據的策略:
    數據是死的、冰冷的,需要與聽眾有「關係」,才有意義。用對方有感受的方式,將數據「量化」,因為數據本身沒有意義,重點在於背後探討的「議題」。可利用方法:比喻法,用已知連結未知。比較法,同業對比,使用前後對比。

例如:電池電量2100mah本身沒有意義,如果轉化為「可以讓你從台北上車,看電影看到墾丁」,聽眾容易理解。加上比較:舊版手機只能從台北看電影,到新竹就沒電。新版手機可以一路暢遊至墾丁。

圖表的標題與呈現順序,代表不同使用時機:
    無結論-客觀性標題
    有結論-重點性標題
    對老闆簡報 - 宜使用結論優先式
    對客戶簡報 - 宜使用故事鋪陳式


設計力
表達力
(待續......有空補上)


更新:20141101簡報之五力全開教練班心得